首页 > 产业&企业 “充电中的货拉拉”:新进展下它还能开往何方?
“充电中的货拉拉”:新进展下它还能开往何方?
货拉拉造车一事,又有了新的进展。
近日,货拉拉在厦门成立了必威bw公司,公司名为厦门多拉必威bw科技有限公司,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,经营范围含必威bw整车销售、必威bw生产测试设备销售、工业设计服务、智能控制系统集成、二手车经纪、代驾服务等,由货拉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货拉拉去年刚扭亏为盈,实现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,今年上半年就又被“打回原形”,净利润为-3299.7万美元。在持续盈利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,货拉拉的造车之路又能走多远?
项目落地重庆
事实上,货拉拉的造车项目早在2021年就已经开始,当时有消息称货拉拉启动了造车项目,以实现物流链条闭环和车的“数智化”,并且已经在网上大规模招募新能源货车制造方面的人才。但货拉拉并未就造车一事进行回复。
直到去年7月,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宣布,货拉拉以总投资105亿元拟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设立汽车中国总部,布局建设包括整车研究院、智能网联中心、供应链及大制造协同中心等,这才基本证实了货拉拉的造车传闻。
“汽扯扒谈”了解到,货拉拉造车项目基地落地于重庆市高新区,办公室驻点在重庆市大学城,造车团队去年下半年就已初步配置完毕,涵盖了造车团队、后市场汽修团队和汽销团队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货拉拉的造车负责人原履职于华晨鑫源,该项目先后和华晨鑫源、长安跨越有过接触,初步车型定于货运版面包车类型。
自带客户群体
货拉拉创始人周胜馥曾表示,“要通过人、车、货、路、仓的数智化改造,实现物流效率的提升”。而造车,显然是货拉拉形成数智化闭环的关键一步。
据货拉拉招股书及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上半年,货拉拉在闭环货运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4%,国内市场份额高达61%,是全球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。
此外,仅在今年上半年,货拉拉就成功促成了超过2.6亿个履约订单,全球货运总交易价值达到了39.27亿美元。截至今年前6个月,货拉拉平均月活商户约1220万个,平均月活司机约110万名。
庞大的体量为货拉拉进入造车领域,提供了巨大的客户群体。目前,货拉拉的司机车辆来源主要有两种,一是从其他渠道或者货拉拉上购买车辆,一种是从货拉拉上租赁车辆。
没钱还没人心?
当然,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:货拉拉有足够的资金,完成车辆从研发到生产的一系列布局。
货拉拉招股书显示,2020年至2022年,货拉拉的营收分别为5.29亿美元、8.45亿美元、10.36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.9%;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-1.55亿美元、-6.31亿美元、5323万美元。没错,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物流巨头,直到去年才实现了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。
而货拉拉完成扭亏的方式也很“粗暴”。众所周知,货拉拉的主要收入来源于“会员费+抽佣”,即平台向司机收取的会员费和佣金,早期货拉拉的会员制是司机在会员费和平台抽成中二选一即可,但2021年货拉拉对其进行了改革,司机不仅要缴纳入会费,还要缴纳每单的抽成,这也让货拉拉去年的“会员费+抽佣”收入从2021年的4.09亿美元增加至5.66亿美元,在整体营收中占比54.7%,大幅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。
不过这种通过降低司机收入从而实现盈利的方式,也引发了司机的大规模抗议。去年,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北京、上海等全国各地的货拉拉都发起了集体“罢工”的行动,控诉货拉拉压榨司机。
据不完全统计,光从2022年起至今,货拉拉已经接连7次被约谈,主要围绕恶意压低运价、随意上涨会员费、违规运营、损害货车司机合法权益等问题。多次约谈也直接影响了货拉拉IPO的进度,这也意味着,货拉拉或许能通过IPO为其造车项目融资,但其造车项目是否能够等待就不确定了。
此外,考虑到货拉拉之前随意上涨会员费的行为,很多司机对于货拉拉造车一事并不看好。“我是4000块钱买了个2010年的长安车来跑货拉拉,投入成本也不是很高,货拉拉造车之后可能会强制使用平台的车。”有货拉拉司机对“汽扯扒谈”表示,以后货拉拉或许会要求司机不交会费但必须租车或者买车,反正必须使用货拉拉的标准用车,或者也可能把会员作为租车的费用,然后把车辆分级,高级别车才能接高价格的任务,低级别的车就只能接低价格的单子,这样一来,司机更不好干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货拉拉曾表示,造车是否成功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以具成本效益地方式吸引、保留及招募商户及司机。显然,货拉拉也明白无论IPO还是造车,最根本的还是要笼络用户,不然必定走不长远。
责任编辑:苏城
文章来源://www.bobws.com/2023/1107/10320.shtml